您知道吗?
有一种威胁,叫做“艾梅乙”
它是艾滋病、梅毒、乙肝的简称
这三种疾病都可通过母婴传播
给宝宝带来严重危害
可能导致流产、早产、胎儿发育异常、出生缺陷
甚至威胁生命
每一个新生命的降临
都承载着家庭的无限期盼
守护母婴健康
是我们共同的责任与使命!
为守护下一代健康,国家卫健委《消除艾滋病、梅毒和乙肝母婴传播行动计划(2022-2025年)》提出,到2025年,我国艾滋病母婴传播率下降至2%以下,先天梅毒发病率下降至50/10万活产及以下,乙肝母婴传播率下降至1%及以下。消除母婴传播是预防和减少儿童新发感染艾滋病、梅毒和乙肝的重要战略行动,可有效减少疾病代际传递,维护母婴健康权益。
展开剩余84%什么是“艾梅乙”?
01
“艾梅乙”即艾滋病、梅毒、乙肝的简称。
艾滋病:即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,英文简称为AIDS,是由于感染了艾滋病病毒,导致人体免疫功能丧失,继发多种机会性感染和肿瘤的一种严重传染病。
梅毒:是由梅毒螺旋体感染人体引起的一种系统性慢性性传播疾病,可引起人体多系统多脏器的损害,产生多种多样的临床表现,导致组织破坏、功能失常,甚至危及生命。
乙肝:乙型病毒性肝炎,简称乙肝,是一种由乙型肝炎病毒(HBV)感染机体后所引起的一种最为常见的传染性肝病。
02
“艾梅乙”传播途径有哪些?
01
艾滋病
主要经性接触、血液及血液制品和母婴传播。母婴传播是15岁以下儿童感染艾滋病病毒的主要途径。孕期经胎盘感染宝宝,分娩过程中,新生儿经过产道,接触到母亲血液、羊水、分泌物等感染,产后主要是通过母乳喂养感染,感染乙肝病毒和梅毒螺旋体的孕妈妈也可能通过以上途径(一种或多种)感染宝宝。
02
梅毒
主要通过性接触、母婴传播和血液传播。
03
乙肝
主要通过母婴、血液和血液制品、破损的皮肤黏膜及性接触传播。
孕产妇感染“艾梅乙”后对胎儿的危害有哪些?
03
(1)感染艾滋病病毒的孕产妇如果不尽早进行母婴阻断,可造成胎儿生长发育受限、早产、胎死宫内等不良妊娠结局,出生的孩子还可能成为艾滋病感染者。
(2)感染梅毒的孕产妇如果不尽早进行母婴阻断,可能发生自然流产、死产、胎儿水肿、胎儿生长受限、围产儿死亡、新生儿窒息等,孩子还可能是先天性梅毒患儿。
(3)感染乙型肝炎病毒的孕产妇如果不进行母婴阻断,孩子可能会感染乙肝病毒,孩子通过母婴传播感染乙肝病毒90%会发展为慢性HBV感染,而成年人感染乙肝病毒仅有3-5%会发展为慢性HBV感染,慢性乙肝感染可以导致肝功能衰竭、肝硬化和肝癌。
04
何时进行“艾梅乙”筛查?
1.在计划怀孕时进行全面体检。
2.在首次产前检查时筛查,越早越好。
3.如孕期未检测,分娩时也要进行检测,有利于新生儿早期诊断与治疗。
如果确诊感染,需要第一时间进行干预治疗。进入分娩过程也不要害怕,助产机构会提供相应安全的助产服务措施,帮助减少产程中可能会有的母婴传播。
“艾梅乙”孕期如何干预
05
孕期干预艾滋病孕妇孕期应坚持规范服用艾滋病抗病毒药物不漏服、不擅自停药,接受相关检查、住院安全分娩。为避免胎儿感染,病毒量高的乙肝表面抗原阳性孕产妇还需要在24-28周时启动抗病毒治疗。孕妇一旦发现梅毒感染,即刻在医生指导下开始治疗(如临产时才发现感染也应即刻接受治疗,并完成1个疗程的治疗),通常采用青霉素治疗,如青霉素过敏,医生将根据孕妇情况采用替代治疗。
产后干预艾滋病孕妇生下的宝宝采取人工喂养,应在出生后6小时内开始及时服用抗病毒药物,并于生后48小时内、6周和3个月时,分别采集血标本,进行婴儿艾滋病感染早期诊断检测,如检测结果为阴性,则到孩子满12、18个月时需再次进行艾滋病抗体检测。梅毒感染孕产妇所生儿童出生后立即进行预防性治疗,于1、3、6、9、12、15、18月龄进行梅毒血清学检测和随访,直至排除或诊断先天梅毒。乙肝生后新生儿尽早完成乙肝免疫球蛋白以及首剂乙肝疫苗的注射。新生儿在完成第3剂次乙肝疫苗接种后1~2个月后进行乙肝病毒表面抗原和表面抗体检测,明确母婴传播干预效果。
营造无歧视的医疗环境不仅关乎感染者的尊严,更是实现母婴零传播目标的基石,我们将为“艾梅乙”孕产妇做到平等接诊、标准防护、尊重生育权、隐私保护人文沟通、全程关怀。请在就诊过程中,大胆告诉医务人员,他们会采取医疗手段,做好各项防护措施,降低分娩过程中“艾梅乙”母婴传播。
让我们携手努力
消除艾梅乙母婴传播
为每一个新生命的诞生保驾护航
为每一个家庭的幸福添砖加瓦!
总 编 辑:檀子娜
责任编辑:杨 茜
美 编:宋晓亮
供 稿:妇产科
来 源:北部战区总医院融媒体中心
发布于:北京市景盛网-配资公司排行榜-散户如何加杠杆买股票-股票配资怎么赚钱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